2018
八月

11

1272

常年期第十九主日生命的食粮

1231231

郑杰神父个人履历

19954月,晋升司铎 19954月——199710月,任福州堂区青年团体指导司铎 19983月——20006月,教区修院任教 20007月——20106月,任厦门教会团体主任司铎 2006年——2008年,厦门大学管理学院进修并获MBA学位 20166月,获台湾辅仁圣博敏神学院牧灵神学硕士学位 20176月——至今,任福州教区上街堂区主任司铎

主题:生命的食粮

一、人的眼光——局限 今天的福音说:“这人不是若瑟的儿子耶稣?他的父亲和母亲,我们岂不是都认识么?怎么他竟说:我是从天上降下来的呢?”(若6:42) 一个人的视野范围有多大,目光所及有多远?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被誉为“中国天眼”,由我国天文学家南仁东于1994年提出构想,历时22年建成,于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是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主导建设,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然而,在浩瀚的宇宙中,能看到的也只是弹簧之地而已。 一个人的眼睛能看到什么?很难界定,但人与人的眼光是不同的,而不同的眼光注定了人有不同的追求。今日的福音告诉我们,那些民众看待耶稣——就是一个木匠的儿子而已。因此,对耶稣的教诲嗤之以鼻。而圣女德蕾莎姆姆在那些忍饥挨饿,贫穷的、患病的、受苦的人身上看到的都是活生生的耶稣,因此把他们视若珍宝,成就了平凡而伟大的一生!古人说“眼界广者成就必大,眼界狭者其作为必微”。不一样的眼光就有了不一样的成就,人生的结局由人的眼界而定;所谓的:视野决定未来,格局决定结局。 科学的发展好象可以解决当今世界所有的问题,但因先进科技所带来的世界矛盾从来没有象今天一样困扰着人类;医学的进步似乎可以驱赶世界所有的疾病,但各种的病菌所引发的新型疾病,从来没有象今天这般威胁着人类的建康。 人类藉着新科技的发明,好象能够看得很远,但事实却暴露了人类自身的限度和脆弱,且威胁着人类大家庭的和平。 梵二文献《论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说:“现代世界好似大有作为,又好似柔弱无能;可能行至大的善,亦可能做最坏的恶。在现代人类面前,摆着走向自由或奴役的途径、进步或堕落的途径、友爱或仇恨的途径。此外,人类亦意识到自己所有的智能,可能贻害于人,亦可能为人服务,全看自己是否善于运用。”(GS 9) 二、主的恩宠——跨越 第一篇读经,厄里亚吃了喝了天使提供的饼和水,靠这食物的力量,走了四十昼夜,最后到达了天主山曷勒布。(列上19:8) 人生路上总要遇到许多困难,需要我们去跨越;其中不乏有难以逾越的障碍,需要我们去接纳。人类靠着自己的智慧和能力,能够走多远?人类因为骄傲、叛逆,只能让人越来越远离正道。只有承认地地道道自己的有限性,从而转向宇宙最大的能源——天主,才能从新焕发出人性的光芒,并让科学的进步赋予全新的意义。 “要不是派遣我的父所吸引的人,就没有人能到我这里来。”(若6:44)“离开了我,你们什么也不能做。”(若15:5)承认限度,转向天主,这是生命的跨越和提升。 第二篇读经,保禄宗徒要求厄弗所教友,另一种的跨越。即从“一切毒辣、怨恨、愤怒、争吵、毁谤以及一切邪恶”中,跨越到“彼此以良善、以仁慈相待,且要互相宽恕,如同天主在基督内宽恕了你们一样。”(厄4:31-32) 《天主教教理》说:天主自由的主动要求人自由的回应,因为天主依照自己的肖象创造了人,赋给人自由及认识他、爱慕他的能力。灵魂唯有在自由状态中才能进入爱的共融。天主迳自接触,并直接感动人心。他在人心中安置了对真理和美善的向往,只有天主才能使之满足。”(教理2002) 三、生命赐予——合一 今天的福音说:“我就是从天上降下来的活着的食粮,谁若吃了这食粮,必要活到永远。” 除非来自上天的恩赐,无法让人心得到真正的满足,以及生命的圆融。耶稣要求人以他作生命的保障,他自己是自天而降的食粮,谁吃了就不会死,必会活到永远。 天主为了满足人心中的渴望,让自己成为一块小小的面饼与我们结合。当我们领受祂的时候,我们就变成了天主。人若靠自己的力量永远无法达到,天主的爱却实现了天人合一的理想。圣教宗若望·保禄二世说:“天主自远道而来,在距离虚无一小步的时候停住了。” 耶稣把自己喻为自天而降的生命的食粮,具有双重的意义:首先,耶稣自天而降,点明了他的特别身份,只有自天而降的,才真正知道天主是怎样的。“唯有自天主而来的那一位才看见过父。”(若1:18)其二,耶稣是生命的食粮,食粮是与生命攸关,不可或缺东西。耶稣所要表达的,他就是我们生命不能缺少的,且能满足人心的食粮。只有具备这两点,才能使人的生命真正回归,且达致天人合一共融的境界。 《天主教教理》说:“感恩(圣体)圣事是与天主生命相通、与天主子民共融合一的有效标记及最卓越的源头,教会是藉此而存在的。感恩(圣体)圣事既是天主在基督内圣化世界的高峰,也是人在圣神内敬拜基督,并藉着基督敬拜天父的高峰。”(教理1325)

评论

请你先登录再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