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三月

21

1707

【临终关怀】第二十九讲:告知病人病情的艺术和技巧

1231231

亲爱的姊妹弟兄,大家好:

上节课我们分享了告知病人病情的重要性。好的关怀师是能感知病人内在的宁静和有准备的。若病人对自己的一生有诸多遗憾,对生病非常抗拒,心灵尚未准备好,则需要用心陪伴、慢慢引导并等待时机。今天是第29讲,我们来谈谈告知病情是需要艺术和技巧的,

我们一起来看为什么要告知病人病情?什么时候告知?在什么情况下告知?在哪里告知?由谁来告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告知?……都是需要技巧和艺术的。

为什么要告知病人病情?

在医学上、伦理上、心理上、灵性上、对病人及家属的关系上,有理由要告知病情,好让家属和病患都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来彼此聆听,一起商量,共同面对生命旅途上的困境,更好的利用生命有限的时光,活出有质量的生活。

什么时候告知是比较恰当的?

什么时机与病人谈病情最恰当?您能掌握此时机吗?一般而言,总是让病人主导。如:当病人主动询问时,或病人用隐喻含蓄表达要交待遗愿或后事时。

此时,我们可引导他表达更多他的想法、他的感受,协助病人家属,切勿中断交谈或岔开话题,静静聆听,以关怀接纳的态度,让病人能感觉被尊重被了解,他就会将埋藏在心底的感觉或想法分享出来。很多时候,病人对自己的病情是有感知的

其实,许多病人能感知自己身体的情况,有时他们担心家人还没有做好准备。

我们可能会惊讶地发现,问题根本不是要告知病人多少关于病情的信息,而是让病人已孤独许久的情绪释放出来,有人聆听和分担。

我们来看一个真实的案例

泌尿科新住进一个病人,医生来查病房,医生问病人,老先生,您知道自己得的是什么病吗?老先生说,我得了前列腺……,这时他看向旁边的女儿,女儿正在用警惕的目光看着老人,我得了前列腺炎,老先生回答。医生留意到老人欲言又止的情形,没说什么。医生继续查看其他病人,之后,又回到这位老人床边问,你刚才好像有什么话还要说,老先生苦笑了一下说,家里人不知道我知道我的病情,既然他们不愿意让我知道,我就假装,让他们不知道我知道好了。

许多善意的相互欺骗,善意的谎言,往往耽误了病人预备善终的宝贵时间。也使家属失去了善别的机会。

由谁来告知病情?

 什么人是最恰当告知病情的人?此人与病患的关系有二条件:即信任亲善。在此种关系中,当病人分享他的情绪与想法后,可能有各种迟延的反应出现,告知病情的人必须继续在「幽谷伴行」,让病人感受到他的情绪与担忧是有人可以HOLD 住的。

这里最忌讳的是,告知病情后丢下一个尚未完全反应过来的病人或家属,没等他们表达自己的疑虑、担忧或愿望,就弃他们而去了。

还有不少病患的家属,常很怕病人在知道自己罹患绝症或病程已达末期临终时,会失去求生的意志而自杀。其实病人若自杀,并非是因知道实情,而是有许多内心的情结无人可以倾诉,无人了解,无人关心陪伴之故。如恐惧、担心、孤独、焦虑、愤怒等种种内心的郁堵。若有人关爱、聆听、陪伴,帮他解释疑惑,最后病人能平安去走他自己的生命旅程。

在什么地方告知病情 ?

告知病情的地点应选择一个保有隐私,不被干扰,病人感觉舒适及安全的环境中。我们应布置四周环境,使与病患沟通时,能生理专注心理专注,病患能畅所欲言,尽情表达情绪,而不受外界环境影响或束缚。使他可以尽情表达情绪,而无需顾忌其他人担忧而不好意思释放。所以,在病人接受疾病的实情之前,家属首先要接受并承认亲人的病情的真实性。

告知什么?及如何告知?

所谓“病情告知”,并非将一堆实情塞给病人,而是看病人的需要。他需要的可能是肯定心中的怀疑;或表达对死亡情境的害怕;或恐惧被家人遗弃;或担心造成家人的负担,比如经济上的负担;或怕承受不了的痛苦;或担心家人的生活因他而增加负担;或担心家人彼此间的关系;或对治疗目标的疑惑,经济的压力等等。

当我们给病人机会允许他说出他的问题后,才针对他的问题及需要而做解答,有时“病名”反而根本不重要了,当病人知道了病情,然后静默时,不要急着找话讲,等病人反应后,再接下话题,步步为营,小心谨慎。

与病患沟通病情时,态度要温和诚恳,坐下,与病患保持一只手臂的距离,在病人身侧约45度角度,比病人位置稍低,使病人眼睛可轻微朝下,不致太疲累。同时病人正前方有空间,可供他思考远眺。

总结一下今天的内容:病情告知是项艺术,因人、因情况而灵活变通,绝无一成不变的回答方式。当临终陪伴人员与病人建立信任及亲善的关系之后,会发觉这个问题并非困难,以诚相待,有时无声胜有言。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愿天主祝福大家,我们下期再会!

 

评论

请你先登录再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