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九月

14

1002

常年期二十四主日

1231231
恭读圣马尔谷福音 8:27-35 那时候,耶稣和他的门徒起身,前往斐理伯的西泽勒雅附近的村庄。在路上,耶稣问自己的门徒说:「人们说我是谁?」 他们回答说:「是洗者若翰;也有些人说,是厄里亚;还有些人说,是先知中的一位。」 耶稣又问他们说:「你们说我是谁呢?」 伯多禄回答说:「你是默西亚。」耶稣就严禁他们,不要向任何人谈及他。 耶稣于是开始教训门徒:人子必须受许多苦,被长老、司祭长和经师弃绝,且要被杀害;但三天以后,必要复活。 耶稣坦白地说了这番话。伯多禄便拉耶稣到一边,开始谏责他。耶稣却转过身来,注视着自己的门徒,责斥伯多禄说:「撒旦,退到我后面去!因为你所体会的,不是天主的事,而是人的事。」 耶稣于是召集群众和门徒,对他们说:「谁若愿意跟随我,该弃绝自己,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随我,因为,谁若愿意救自己的性命,必会丧失性命;但谁若为我和福音的原故,丧失自己的性命,必会救得性命。」

                              ——基督的福音

最近台湾部分人士沸沸扬扬地推动「2020东京奥运台湾正名」公投,为社会和国家带来很大的波澜;回想2015年7月,台湾教育部强势通过高中课纲「微调」,其中最大争议围绕在更动字数达百分之36.4的《台湾史》史纲,造成两百多人包围教育部抗争。不论台湾正名问题,或关乎百年教育大计的课纲问题,归根究底,所牵涉的,是我们生命裡的一些基本问题。诸如:我们的生命归属哪个团体?这个团体的界线何在?我们在这团体裡要扮演什么角色?这个团体终归要如何去何从?其价值理想是什么?这些问题的回答若有共识,我们才能够有共识地给我们的下一代一个属於这个时代的国家观与歷史观。我们的生命归属哪个团体?这是生命最基本的课题!社会上的权力结构会塑造人归属某个团体,而我们个人的教育及成长背景也会引导我们认同某种团体,我们生活在群体当中,终归要抉择自身的身分认同,这涉及到我们要把生命投身於哪种命途的基本生存问题。对於我们的灵性生命,我们也必须面对归属的问题;本主日的福音中,我们看到耶穌的门徒们所面临的,也正是灵性生命归属的问题。圣玛谷叙述,耶穌和祂的门徒到斐理的凯撒勒雅附近村庄去,在此之前,祂已经对群众运用了祂那权威性的教导,对相信祂的人行使了奇蹟的能力,对贫苦人、病人、弱小者、罪人等啟发了祂的身分,而现在是啟示门徒们有关祂默西亚使命真諦的重要时刻,祂要激发门徒们表明他们对祂所有的信仰,并希望门徒们对祂这已相当清楚的啟示作出投身。而要投身,就需要认同与归属,所以祂问门徒说:「一般人说我是谁呢?」门徒根据民众对耶穌沸沸扬扬的谈论有不同认识,回答耶穌说:「有人说祢是洗者若翰;也有人说祢是厄里亚;还有人说祢是众先知中的一位。」因为有人按照耶穌宣讲悔改的作为,就说祂是復活了的洗者若翰;也有人按照玛拉基亚先知所预言的,以为祂就是那要在默西亚来临之前先到来的厄里亚;另外也有人依据《旧约》经典,认为默西亚来临时,会有大先知来协助復兴以色列,所以认为耶穌就是耶肋米亚或先知中的一位。耶穌对於民众这样有关祂各种身分的看法和意见,并未多加批评,也没有给予任何的修正意见,然而,面对那些近身跟随祂的门徒,并不满足於只是这样的认同而已,所以郑重其事地问他们说:「你们却说我是谁呢?」难道把耶穌认为是追求公义的洗者若翰,或是抗衡世间假先知的厄里亚,或是预告一个更美好将来的耶肋米亚或先知中的一位,不是就足够了吗?这些不都是耶穌以言以行在努力实践的吗?然而耶穌似乎认为还不够,还有些东西,远比这一切更重要,更值得我们将生命投身下去。问题是,门徒跟随耶穌都已经快3年了,他们知道自己耗尽生命中最黄金的青春岁月所跟随的人是谁吗?是的,耶穌的这个问题就是要挑战门徒生命归属的问题,而且这个问题如箭一般,直直射向一切跟随耶穌的人们的心窝。然而,就如每次的选举一样,总有人不假思索地随便乱投票,所以根本就不知道投给了谁,也不知道究竟将未来许多生活上的重大决定权力交给了谁,所以门徒们真的知道那位他们跟随了3年之久的耶穌是谁吗?他们投票支持耶穌,但是,他们知道祂究竟是谁吗?伯多禄首先投票投给了耶穌,祂站出来回答耶穌说:「祢是默西亚。」这个形同对耶穌宣信的回答正是表达出伯多禄的归属,他真真正正属於耶穌。这石破天惊的回答也直指我们灵性生命归属的核心,也就是我们归属於天主,而耶穌就是天主;这回答也表达出我们所最深渴望的,不是人间的种种,而是天主。或许我们会归属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团体,但最终极的是我们归属於天主。当然,我们要努力此生此世,但此生此世终究不是终极;当然,我们要努力去爱我们生活其中的团体,但这团体终究也不是终极。红尘人世的一切,无论有多么好,但终究不是天主;然而如果是真正归属於天主的人,那么他必定会努力建造这个尘世团体,造就尘世中更多人更深地属於天主。是的,伯多禄投了耶穌一票,但是他知道耶穌究竟是谁吗?因此,在伯多禄的认同与归属中,耶穌便进一步向门徒说明祂完成使命的方式:「人子必须受许多苦,被长老、司祭长和经师弃绝杀害,但是三天以后必要復活。」这是耶穌初次预言祂的受难,但却让伯多禄贪生怕死的软弱人性形成了他生命挣扎的张力。他跟随耶穌,却不想跟从耶穌的生命方式。伯多禄的身分认同是跟随默西亚,但他的认同方式,却是世俗光荣的方式,因此,耶穌斥责他说:「撒殫,退到我后面去,因为你体会的不是天主的旨意,而是人的意愿。」但是要「体会天主的旨意」,具体来说应该是怎么样的呢?要如何实践呢?耶穌以受难来完成祂的使命,因为祂知道祂必须要面对罪、面对恶、面对死亡,通过这些存在於人类生命中的现实和处境,才有可能为我们走出一条终极的胜利之路;祂更清楚明白,只有自己失丧了生命,才有可能为我们从万劫不復的死亡中赢回永恆的生命;因此,耶穌向门徒宣告祂的苦难,这不仅是预告或预言,更是对门徒的一项教导。门徒们就是在耶穌的这种教育下来识别及认同默西亚的真实身分,而如此的默西亚身分就成为我们「作基督徒」的生活方式。「作基督徒」的意思就是作基督的弟子,作默西亚的门徒。而为作基督徒,就要跟随基督的生命步履,接纳并参与祂的生命经歷,因此,耶穌这样教导我们说:「如果有人愿意跟随我,就该捨弃自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随我。因为那想保全自己性命的,必定失去性命;但是那为我和福音的缘故而失去性命的,必定救得性命。」 但什么是「捨弃自己」?而我们自己的十字架又是什么?乔治.麦当劳(George MacDonald,1824-1905)是一位苏格兰的讲道家,他曾说:「人所做的一切如果没有天主的同在,那么他不是惨遭失败,便是悲惨地成功。」这句话收录在他的《讲道集(UnspokenSermons)》当中,主要是在探讨基督徒「弃绝自己」的复杂课题,以及讨论我们要如何顺服主耶穌的教导。乔治认为真正的「捨弃自己」不只是压抑我们天性的慾望,而是必须以基督的眼光看待事物。基督如何看待这事,我们也该如何。我们必须让天主的旨意成为我们生命的中心。因此,我们不再只是思考:「我喜欢做些什么?」或是「我想要做些什么?」而是「永生的天主究竟要我做些什么?」能够获得我们个人所渴望的目标与成就,这不过是个悲惨的成功而已;真正的成功是为主耶穌的缘故而「丧失生命」,并在祂的旨意中找到圆满的生命与完全的自由。现在,如果我们真的懂得了什么是「捨弃自己」,那么我们也会开始懂得我们的十字架是甚么。长久以来,我们都曲解了「十字架」在信仰中的含义,常会不假思索地就称呼每个困难处境为十字架,也常常把生活中的许多沉重担负称为十字架。不,不是这样的!事实上,我们所要背负的十字架并不多,只有一个,就是「捨弃自己」并全心全意地为耶穌而活,是的,就是无论我们面对什么苦难,都愿意顺服在天主的旨意当中。 耶穌受了许多痛苦,经验了许多试探,但我们从来不会说祂背负许多十字架。反而,我们把这个词汇留给祂所经歷的那个最可怕、那个最独一无二和极度痛苦的死亡经歷。一般的痛苦,祂都从容面对;但面对十字架,祂却绝不从容;单单在那个时刻临近时,就已令祂极度惊恐,痛苦得令汗珠如血一般点点滴落在地上。因此,尽管我们面对为数不同的苦难,但不论是谁,他的十字架绝不会多於一个,都总是一个。而这一个十字架也总是会关係到个人与耶穌深刻的生命交往经歷,也就是背起这个十字架的人从此不再为自己,却是为主而活,并且无论面对怎样的痛苦,他都遵循主的旨意而行。是的,这一个十字架会让人成为真正的门徒,可是在这条成为主真正门徒的道路上令人颓然却步的,往往也是这同一的十字架。然而,即使是如此,主的要求决不加水稀释,也没有迴旋的餘地,真理仍然是:「谁若愿意救自己的性命,必要丧失性命!」然而,如果我们常常只是寻求世俗的安全与保障或是舒适与写意的生活,生活中的每一个抉择都是以世俗的算计去作考量的话,那么其结果是将会失去一切使生命有价值的东西,比如说,当生命必须是成为一种冒险的时刻,却可能就会变成柔弱及萎靡不振;当生命在必须发出服务光辉的时刻,却可能变得自私;当生命在就要到达超越的境界时刻,却可能被世俗所羈绊。虽然在我们现今的时代以及所处的环境,很少有为信仰失去有形可见的生命,成为殉道者的机会,然而一个愿意为基督甘冒一切危险的人,其看起来似乎失去一切,但他却是进入了生命。你想要有一个归属於耶穌的丰盛生命,且是更丰盛的生命吗?那么捨弃自己,天天背著自己的十字架跟随耶穌吧!将你的心给出去为献给耶穌,祂将给你足够的爱在你心中涌流。将你的手、脚给出去为能够在贫苦无依的人身上服事耶穌,祂将用内在的喜乐来丰满你那归属於祂的生命。背起你的十字架,好让别人能看见那条通往永生的道路,并走上这条归属於天主的道路,成为天主的人。阿们!

评论

请你先登录再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