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冈新闻网)世界主教会议泛亚马逊地区特别会议10月26日下午公布了会议《最后文件》,贯穿《文件》的中心思想是“皈依”。《文件》中提到的议题包括传教使命、本地化、整体生态、卫护原住民、亚马逊礼仪,以及在感恩圣事难以抵达的地区中女性的角色和教会的新职务。《文件》除了引言和结论外,共分成5章:整体皈依、牧灵皈依、文化皈依、生态皈依,以及同道偕行皈依的新旅程。
第1章:勉励整个教会效法亚西西的圣方济各,以一种简朴和淡泊的生活践行“真正的整体皈依”,努力与天主创造的“共同家园”建立和谐的关系。这种皈依促使教会走出去,进入亚马逊各民族的心中。亚马逊人民的呼声也是大地和穷人的呼声,教会应关心因不义而受许多痛苦的当地人民,包括那些被迫迁往都市的原住民家庭。
第2章:传教是教会的本质,教会应在亚马逊成为“撒玛黎雅人”,与众人相遇;成为“玛达肋纳”,怀著喜乐传报复活的基督;成为“玛利亚”,哺育信德之子,扎根于所服务的人民当中。重要的是,从“往访”的牧灵走向“长期临在”的牧灵。《文件》也提到以天主圣言为核心开启与其它基督信仰教会共融的道路,更加了解原住民宗教和非洲裔礼仪,力求使基督徒和非基督徒一起捍卫共同家园。
第3章:本地化和文化差异是实现文化皈依的重要途径,基督徒藉著这种皈依前去会晤他人,并向他们学习。亚马逊人民具有互助精神和团体意识,懂得整个受造界都彼此相连,有能力确保一种可持续治理的方法。教会努力联合原住民,谴责攻击他们生命的行径。
《文件》也提到那些自愿与世隔绝的原住民,表明他们是种族灭绝的受害者。教会除了对他们加强牧灵行动,也“施加压力”,敦促有关国家保护他们的权益和土地。此外,本地化乃是福音在原住民文化中的体现,当地的印第安神学和民众热心敬礼该当受到重视、陪伴、推广,有时也加以“净化”,将之引向与基督的相遇。教会应具有亚马逊的面容,坚决杜绝“殖民主义式的福传”和“劝人改变信仰”。
第4章:整体生态不是教会对未来的一个选项,而是使亚马逊地区免于掠夺性开采的唯一可行路径。教会鼓励国际社会提供新的经济资源来保护亚马逊地区。《文件》提到维护人权是信仰的要求,教会要与亚马逊团体联合维护生命;应把“生态罪”定义为“相反天主和相反近人、团体、环境的行为或缺失”,它有损于子孙后代和公义的美德。
第5章:同道偕行、教会职务、平信徒的活跃角色,以及奉献生活是时代的标记,应在圣神的光照下予以诠释。同道偕行与梵二大公会议一脉相承,可视为众人的集体责任感和服务的职务,包括男女在内的平信徒也应参与其中。“在司铎短缺的情况下,主教可有限期地将牧灵照顾团体的职务托付于该团体内一位不担任司铎职的成员”。但照顾这个团体的责任应属于司铎的职权。
世界主教会议要求让女性的声音得到聆听,在决策方面也应征询女性的意见,让她们参与且为教会的同道偕行贡献己力。此外,也应加强对终身执事的培育。《文件》强调独身是天主的恩赐,应受到重视,而且应为有更多独身生活的圣召祈祷。
鉴于亚马逊地区宽阔又缺少圣职人员,《文件》提议有关当局确立“信友团体中具备资格并受到承认的男性晋铎的准则”,好能让他们透过在亚马逊偏远地区宣讲圣言和举行圣事来扶持基督徒团体的生活。他们必须是终身执事,接受了适当的司铎培育,也可有一个合法及稳固的家庭。
《文件》最后提到,组成一个专门委员会来研究设立亚马逊礼仪的工作。该礼仪该当表达“亚马逊地区的礼仪、神学、教规和灵修遗产”,将被列入天主教会现行的23种礼仪中,使福传的工作得到充实,有能力在自己的文化中表达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