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二月

21

1498

【临终关怀】第二十五讲:关怀师——聆听的培育(二)

1231231

亲爱的姊妹弟兄,大家好:

上节的内容中我们分享了一个专业的临终关怀师是需要接受正式培育的培育:临终关怀师应关怀哲理的认识与掌握,头脑知识和聆听与沟通的能力——实践知识。今天是第25讲,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如何倾听他人。

为了倾听他人,我们需要先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断,全神贯注地体会对方。以色列哲学家马丁•布伯(Martin Buber)对此作出了描述“尽管有种种相似之处,生活的每时每刻就像一个刚出生的婴儿,一个新的面孔,我们从未见过,也不可能再次见到。我们无法停留在过去,也无法预见我们的反应。我们需要不带成见地感受变化。我们需要用全身心去倾听。”

然而,用全身心倾听他人并不容易。法国一位叫西蒙娜的作家写道:“倾听 一个处于痛苦中的人,不仅十分罕见,而且非常困难。那简直是奇迹;那就是奇迹。有些人认为他们可以做到,实际上,绝大部分的人还不具备这种能力。”遭遇他人的痛苦时,我们常常急于提建议,安慰或表达我们的态度和感受。可是,倾听意味着全心全意地体会他人的信息,这为他人充分表达痛苦创造了条件。 有一句格言恰如其分地描述了这种能力:“不要急着做什么, 站在那里。”

如果一个人想要别人了解他的处境,听到的却是安慰和建议,那么,他就有可能觉得不太舒服。这里有一些例子,来说明哪些行为会妨碍我们体会他人的处境。

  • 建议:“我想你应该……”
  • 比较:"这算不了什么。你听听我的经历....
  • 说教:“如果你这样....你将会得到很大的好处。
  • 安慰: “这不是你的错;你已经尽最大努力了。”
  • 回忆:“这让我想起.....”
  • 否定:“高兴一点。不要这么难过。
  • 同情:“哦, 你这可怜的....
  • 询问:“这种情况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 辩解:“我原想早点打电话给你,但有事....
  • 纠正:“事情的经过不是那样的。

一位犹太的拉比哈罗德,在《当好人遭到了厄运》一书中诉说了他的苦难。在他儿子临死时,听到人们的安慰,他极为痛苦。然而,想到20多年来他在别人遭遇不幸时也说同样的话,他更是伤透了心!

我们常认为,在亲友感到痛苦时,我们应该想办法使他们好受一点。然而,急于采取行动使我们无法充分体会他们的状况。倾听他人意味着,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断,一心一意地体会他人。倾听的这种品质,体现了它与理解以及同情之间的区别。

安静地听:我不知道你有没有真的听过鸟叫。若想真的听见某个声音,你的心必须安静。

譬如我想告诉你某件事,那么你的心就不能有各式各样的想法,你必须安静地听我说话。当你看着一朵小花时,你不能替它定名,不能将它归类,也不能说它属于哪一个物种,如果一直忙着做这些事,就看不见这朵花了。

因此聆听是最困难的事之一,不论你聆听的对象是商人、农民、企业家、家庭主妇、老人、一个来到你面前述说自己故事的人,一个渴望对自己内在生命有所了解与发现的人,都要全心全意地听。只有在没有任何“念头”的情况下,你才能直接和对方的心相印,如此才能洞察对方的话的真意,默观到他/她生命的动态。

临终关怀师需倾听他人,安静地听——了解他们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并给予患病者回馈。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愿天主祝福大家,我们下期再会!

 

评论

请你先登录再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