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二月

14

2023

【临终关怀】第二十四讲:关怀师的头脑培育及实践知识——聆听的培育

1231231

亲爱的姊妹弟兄,大家好:

上节的内容中我们分享了一个专业的临终关怀师是需要接受正式培育的培育:除了对自我生命的觉察与体验,心灵知识,感知力的体验与培训外,还应有关怀哲理的认识与掌握,头脑知识和聆听与沟通的能力——实践知识。今天是第24讲,我将具体的与大家分享这两方面的培育:

首先,头脑知识的培育。我们前面所分享的内容大都是头脑知识中要培育的,包括对临终关怀哲理的认识,临终关怀是什么,关怀什么,如何关怀,生命的终极意义,善终的理念和重要性,协助病人与家属的常识,认识疾病带来的信息等等。大家可以回听前面的分享,这里不再重述。

其次,实践知识的培育。它包括聆听与沟通的能力。

学习聆听,安静的聆听,从聆听内在开始。培养聆听的技巧,要知道在病苦中的人,很需要有情绪渲泄的通道,需要有人聆听他的倾诉,聆听是重要的,因为聆听的好坏,所产生的后果很大,适当的聆听能够帮助病人说出自己的问题和困难。默默地聆听别人的倾诉,不只是一种同情和理解,或是一种单向的付出。每一个人的生活履历,都是一部蕴藏丰富内容的教科书,都可供你阅读和吸取有益的养分,从而警醒自己,避开前进中的沼泽。真正能聆听的人是需要从不断的聆听自己开始培养的。心中有爱或许就懂得聆听了。

大部分的人聆听时都在追求结果,达成目标,因此听的能力就不见了。只有真正的聆听才能听到话中的真意。

同理心的聆听是辨识沟通表达

  • 聆听可分为行为上与心理上两个层次
  • 行为上的聆听:关怀者在行为上采取一种『参与』的姿态,让被聆听的人感觉到你专注与认真的态度。
  • 对所听、所见予以简短回应,如“嗷,原来是这样、我了解了、难怪你生气”等,表明听懂了,同时鼓励述说者继续说下去……
  • 心理上的聆听:关怀者主动的倾听被聆听者的非语言讯息与语言讯息,让被聆听者感觉到你是了解他的。
  • 要留意倾听和观察被聆听者的非言语行为(手势、表情、神态及语调)

注:(1)运用同理(感)心时所常犯的大忌

  • 问,「为什么」
  • 嗯!我能体会你的心情!
  • 嗯!我能了解你!
  • 鹦鹉学话:
  • 用问话来回答问话
  • 安慰(不着边际的安慰)
  • 讲自己的故事及经验
  • 给有效建议
  • 赞同对方的批评、敌慨同仇或保护对方所抱怨的人

(2)同理心

*「我了解你的问题在哪里。」

*「我能体会你的心情。」

*对对方产生共鸣而已

*有话直说

*立刻就给予有效的建议

*同情,施舍

*给予赞同、支持

同理心,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我们常常以为自己正在同理对方,沾沾自喜,感觉对方一定可以明白我们是同一国的。其实,很多时候听的人做的不过是草率的赞同,不着边际地安慰、毫无建树地建议。

同理心,教导我们必须掏空自己,才能感同身受,如同脱掉自己的鞋子,才能试穿别人的鞋子,感受鞋子主人双脚的长短、宽窄、温度、气味……等等。不幸地,每一个我、每一个你,我们来自不同的背景,个人拥有太多的包袱,「出空自己」,对于我们而言,很困难、很遥远。可是,换个角度来说,因为我们正是如此,我们都是独特的人,我们都有不完美,虽然我不能百分之百地了解,我希望透过我的真诚,我可以再多接近你一点。

当有人给你诉说他的故事时,千万不要随口说:『我明白,我明白。』因为实际上你一点也不明白;更糟的,你根本没有听他诉说。」好的聆听与陪伴,能够为病人带来很大的释放与疗愈。

有许多人当他能够将压抑在心中的往事说出来,情绪也随着释放出来,生命就通畅了。所以要允许病人在说往事时有情绪、有眼泪。那是他的经验,这经验是在他的身体内而不是脑袋里。病人只所以有情绪,是因为在那件事上他的生命被卡住了,受伤了,不流通了,就如水道被堵塞了一样。切记,对病人不批评、不说教、不要试图改变他的感受,

今天的分享想就到这里,愿天主祝福大家,我们下期再会!

评论

请你先登录再进行评论。